人類眼睛
我們對人體視覺中心應了解的解剖學、結構和功能等所有資訊
眼睛是我們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幾乎比所有器官更為複雜。人類眼睛每秒能擷取並即時處理超過一千萬條資訊。但你可曾想過我們的眼睛是如何運作的嗎?我們看到的影像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了這個錯綜複雜的過程?BETTER VISION將為我們一一說明——從眼睛的解剖學、結構以至功能。
眼睛的運作原理與攝影機非常相似——簡而言之,眼睛的各個不同部位共同合作,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世界。繼續了解眼睛運作的原理。但首先,我們先來認識眼睛的主要部位和結構。
我們看見物件的方式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在看見物件之前,我們的眼睛和大腦中會進行一連串的步驟。我們稱之為"視網膜-大腦皮層的途徑",從眼睛開始一直延伸到大腦。簡而言之,視覺的形成是:人類眼睛吸收來自環境的光線,然後將光線集中到視網膜上, 形成最初的視覺印象。然後再由每隻眼睛透過視神經將影像傳到大腦去處理,最後產生我們所謂的"視覺"。光線是我們視覺的基礎。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裡,我們是完全看不見的。
具體來說,物件上必須要有光線,我們才有可能看見它。物件反射光線,然後再經過我們的視覺器官處理。當我們看到一棵樹,我們的眼睛吸收了樹反射出來的光線:這些光線會先穿過我們的結膜和角膜, 再穿過前房和瞳孔, 然後透過晶狀體聚焦於對光敏感(=光敏)的視網膜上。視覺資訊會聚集在視網膜上,並進行分類:視桿細胞負責識別光暗,視錐細胞則負責清晰度和分辨顏色。這些資訊會被傳送到視神經,再由視神經直接傳送到大腦,進行再次評估和詮釋,最後形成我們最終看到的影像。
雖然我們擁有人類眼睛解剖學和其結構的詳細研究結果,但有關我們的意識如何運作的許多問題至今依然無解。因此,雖然我們知道當我們看物件時,大腦的哪一部位運作最為活躍,但沒有人確實了解我們是如何感受這個世界的。
看近和看遠
健康的眼睛能自動調節至不論遠近的視物距離,無須任何輔助——因此我們能在近距和遠距視覺之間自由轉換,同時保持清晰視力。這種看清不同視距物件的能力稱之眼睛的調節能力。該能力的基礎在於晶狀體的彈性。晶狀體只要沒有缺損,就能改變其形狀,根據我們想看的物件遠近來調節。正常的晶狀體呈扁長形——適合看遠的物件。但當我們看近物時,晶狀體的曲率便會增加:它會變換到適合看近距物件,讓我們看清近物。當物件投射在中央窩上的影像是模糊的時候,眼睛就會啟動調節能力。
日間視力——眼睛的運作原理
光線充足時看物件(明視覺或日間視力)是負責識別顏色的視錐細胞的任務。瞳孔也會參與日間視力的過程:光線越充足,瞳孔越小。瞳孔會根據不同的光線強度進行調節,並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這就是所謂的調節能力。 太陽眼鏡 和變色鏡片能保護眼睛,避免眼睛暴露在強烈的光線下。
夜間視力與光線不足時的視力
在夜間,我們的眼睛會從日間視力(明視覺)轉換為夜間視力(暗視覺)。健康的眼睛需要約25分鐘的時間來適應昏暗的環境。光線越少,眼睛的感知細胞越活躍;這些負責分辨光暗的感光細胞,稱之視桿細胞。同時,瞳孔會擴張,盡可能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健康的眼睛能根據光線變化進行調節。遺傳性疾病、部分藥物、眼睛創傷以及缺乏維他命A都可能導致夜間或光線不足時的視力受限制。這個問題影響到很多眼鏡配戴者。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瞳孔必須更擴張。從而令景深難以控制,空間視覺受到限制,同時反射光線和低對比度也造成眼睛疲勞。蔡司的i.Scription®技術在設計鏡片時考慮到配戴者的瞳孔在夜間會擴張的因素,有助提升眼睛在光線條件不佳下的視覺表現。
你知道眼睛分辨光暗的能力在航空安全方面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嗎?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機艙燈會變暗,這是為了讓乘客和機組人員的眼睛在發生碰撞事故時能夠立即適應新的光線條件。這可在緊急情況下節省寶貴的時間。
視力問題和眼睛疾病——視力受到限制,該怎麼辦?
近視、遠視、老花——許多視力問題會限制我們的視覺感受。在大多數情況下,配戴有正確鏡片和適配的眼鏡可以幫助你恢復清晰視覺。BETTER VISION將為各位說明: 哪種類型的鏡片適合哪些視力損害?
許多眼睛疾病可能影響到我們的視力,繼而影響我們感受周圍世界, 如慢性乾眼症、玻璃體混濁和斜視等輕微的眼疾以至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點病變。但有哪些最常見的眼睛疾病以及如何及早發現它們?
這些名詞和程序全在你腦裡混亂成一團嗎?別擔心!如你所見,人類的眼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器官,與大腦緊密合作,它就像是大腦的窗口。沒有任何一個感官像眼睛這樣,能為我們提供這麼多有關我們周圍環境、日常生活或周遭人們的資訊,還有包括關於我們自己的資訊。